小心長老會新聖詩啟應文36(箴言第八章)

台語長老會的聖詩,目前有兩個版本。
2009年出的,通稱『新聖詩』;
1964年出的,通稱『舊聖詩』或『聖詩』。
 
目前台語長老會,許多教會依然使用舊聖詩。
新聖詩的推行目前仍有很多阻力。
詩歌部份的爭議,不是本篇文章的關注點。
我今天要提的是幾乎不太有人注意到的『啟應文』部分。
 
新聖詩  啟應文36 (箴言8)
『佇創造的起頭上主先造我;自古以來,我是祂頭一個創造的。
佇上起頭,佇創造世界以前,對極古早,祂造我。
我出世的時猶未有深淵,嘛猶未有海洋。
我出母胎的時,大山猶未受造,小山嘛猶未形成。』
(應該是來自聖經公會『現代臺語譯本』(漢字))
 
箴言第八篇是講『智慧』。
看出這段經文翻譯的問題了嗎?
 
假使沒看出來,沒關係,
我們來看和合本的翻譯:
『在耶和華造化的起頭,在太初創造萬物之先,就有了我。
從亙古,從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
沒有深淵,沒有大水的泉源,我已生出。
大山未曾奠定,小山未有之先,我已生出。』
(『和合本』箴8:22-25)
 
看出來沒?
 
假使還是沒看出問題在哪裡,
我繼續提供其他版本供大家參考:
 
『在耶和華造化的起頭,在極起頭創造的在先,我是祂所有。
從永遠,從極起頭,未有世界的在先,我已經受設立。
未有深淵,未有多多的水泉,已經生我。
大山未定奪,小山未有的在先,已經生我。』
(舊聖詩 啟應文30(箴言8))
 
『在耶和華創造的開始,在太初創造一切以先,就有了我。
在亙古、在太初,在未有大地之前,我已經被立;
沒有深淵,沒有大水的泉源以先,我已經出生。
大山未曾奠定,小山未有以先,我已經出生。』
(『新譯本』)
 
『在上主造化之先,在亙古,就有了我。
在太初,大地成形之前,我就被立。
在海洋尚未出現,在有浩瀚的水源之前,我就出生。
在大山沒有被造,小山還沒有立足,我已經存在。』
(『現代中文譯本』)
 
其實,單單這些中文的聖經版本已經足夠做出判斷。
但假使還想讀英文聖經的,我提供下列版本:
 
『The LORD possessed me in the beginning of his way, before his works of old.
I was set up from everlasting, from the beginning, or ever the earth was.
When there were no depths, I was brought forth; when there were no fountains abounding with water.
Before the mountains were settled, before the hills was I brought forth:』
(英文KJV)(King James Version)(詹姆士王欽定本)
 
『The Lord possessed me at the beginning of His way, Before His works of old.
From everlasting I was established, From the beginning,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of the earth.
When there were no depths I was brought forth, When there were no springs abounding with water.
Before the mountains were settled, Before the hills I was brought forth』
(英文NASB)(New American Standard Bible)(新美國標準版)
 
『The Lord possessed me at the beginning of his work, the first of his acts of old.
Ages ago I was set up, at the first, before the beginning of the earth.
When there were no depths I was brought forth, when there were no springs abounding with water.
 Before the mountains had been shaped, before the hills, I was brought forth,』
(英文ESV)(English Standard Version)
 
那麼,看出問題點了沒?
 
假使還沒看出來,那麼,我來做一些背景講述:
箴言第八章是在講『智慧』,
但是,也可以解成『道成肉身之前的聖子上帝----耶穌基督』。
 
因為很重要,所以再講一次,
這段經文的『我』,可以解成:
1. 智慧
2. 聖子
 
加上這個背景講述,看出問題了嗎?
 
假使還是看不出來,那我再加另一個背景講述:
歷史上的大異端『亞流主義』,
他們就是根據這段經文,主張『聖子是受造物』(被造)。
 
那麼,看出問題點了嗎?
 
假使還看不出來,我再加上『尼西亞信經』和『亞他拿修信經』:
 
尼西亞信經:
『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祂是聖父所生,而非聖父所造』
(或譯『是生,非造』)
(或譯『受生,而非被造』)
 
亞他拿修信經:
『父不受造,子不受造,聖靈亦不受造』
『子獨由於父:非作成,亦非受造;而為受生』
 
假使還看不出來,那我直接開始講答案了:
問題出在翻譯成『有了、擁有』,還是『造了、創造』。
 
請套進『聖子』來讀台語新聖詩這段啟應文:
『佇創造的起頭上主(聖父)先造我(聖子);
自古以來,我(聖子)是祂(聖父)頭一個創造的。
佇上起頭,佇創造世界以前,對極古早,祂(聖父)造我(聖子)。』
 
一旦翻譯成『造』、『創造』,
馬上就嚴重掉入異端亞流主義的嫌疑—————聖子是『被造』。
 
當時的尼西亞信經,就是大型教會會議討論亞流主義的觀念,
後來判定亞流主義是異端,並產生尼西亞信經來進行駁斥。
 
也正因此,『福音派』的聖經,基本上對這段經文的翻譯,
大致使用『有了、擁有』(possess)這類詞彙,
而不是使用『造、創造』(create)這類詞彙。
 
反而是新派的RSV就是用『造』:
『The Lord created me at the beginning of his work, the first of his acts of long ago.
Ages ago I was set up, at the first, before the beginning of the earth.
When there were no depths I was brought forth, when there were no springs abounding with water.
Before the mountains had been shaped, before the hills, I was brought forth』
 
福音派的教會,大多是拒絕RSV版本的(包括NRSV = New RSV)。
 
在此引用『丁道爾聖經注釋』的解說:
「這個動詞(qanah)在其他地方最主要的意義是『得著』,
所以就是『擁有』(如:箴四5、7,那裏是以智慧為受詞,像這裏一樣)。
它在舊約聖經中出現了八十四次,
其中只有六次或七次可以有『創造』的含義
(創十四19、22;出十五16;申三十二6;詩七十四2,一三九13;箴八22),
而且甚至連這幾處經文都未必需要解作這個意思。
衍生的名詞甚至還要更強烈地強調擁有」
 
前面說過了,這段經文的『我』,可以解成:
1. 智慧
2. 聖子
 
所以,一個原文字,要進行翻譯時,假使有好幾種意思,
那麼,我們就要根據上下文意,挑出比較合適的詞彙來使用。
而且,甚至有時同一個原文,可以翻譯成意思相反的兩個詞彙,
這時更要小心選擇。
 
好比『試探』和『試煉』,原文都是同一字,
但是,『試探』是負面意思,『試煉』是正面意思,
並且聖經明講『上帝不試探人』。
這時,遇到上帝『試煉人』的經文,假使硬要翻成上帝『試探人』,
這就很糟糕。
 
所以,
1. 假使解成『智慧』,那麼,這是上帝的『屬性』。
上帝屬性,是『被造』的嗎?還是上帝『本來就有』的?
另一個類似的是『愛』,愛也是上帝的屬性。
愛是被造的嗎?
聖經說:『上帝就是愛』(約一4:8、16)
因此,要把上帝屬性,講成『被造』(有起點),並不是很理想。
因為,上帝是『無始無終』的,『沒有起點,沒有終點』。
 
2. 假使解成『聖子』(還沒降生到世上,還在天上的聖子上帝),
那更是不能解成『被造』,否則就會變成異端。
因為,一旦變成異端,表示------信了不能得救!
 
既然不管解成『智慧』還是『聖子』,
『被造』這種翻譯都是不理想、甚至嚴重違反教義,
而且明明就有更合適的『有了』、『擁有』這種翻譯可使用,
那麼,為何硬要捨棄意思更恰當的翻譯,卻硬要使用瀕臨異端的翻譯?
更何況,這是涉及三位一體的教義,我們務要小心謹慎些比較好。
 
另外,異端『耶和華見證人』,就是亞流派異端的現代版。
我們看一下他們的『新世界譯本』,如何翻譯這段經文:
『我是耶和華造的。我是他最初的作為,是他在遠古最早的成就。
千秋萬世以前,起初未有大地以先,我就被立。
未有深淵,未有溢水的泉源,我就在陣痛中出世。
山岳未曾立定,岡陵未曾呈現,我就在陣痛中出生。』
 
理所當然,他們一定用『造』這個字。
可是,連異端對這段經文,也只使用『一個』造;
然而,新聖詩這個啟應文版本,卻用了『三個』造!
連主張『聖子受造』的異端,對這段經文的翻譯都還沒那麼強調『受造』,
但新聖詩啟應文這段經文,卻是怕大家看不夠清楚,所以不斷強調『受造』?
這是什麼心態?
 
我不是聖經經文的學者,所以我當然沒有能力對希伯來原文咬文嚼字。
但是,假使連我這種才疏學淺的人,
都會知道這段經文和亞流主義異端的關係,
那麼,新聖詩啟應文(聖經公會『現代臺語譯本』)的學者們,
他們學識豐富、一定會比較各種翻譯版本,更是不可能不知道。
同樣是聖經公會的版本,『和合本』、『現代中文譯本』都採取『有了』,
可是為何『現代台語譯本』卻要使用『造、創造』這種很容易引起誤解的翻譯,
甚至比異端的聖經還強調,我真的不知道。
 
事實上,新聖詩前面所提供的尼西亞信經,
明明白白寫著『耶穌基督、、、是生的,不是受造的』。
(自己打臉?)
 
當然,我沒資格說新聖詩啟應文(『現代臺語譯本』)是異端翻譯,
但不管如何,弟兄姊妹們,
面對台語新聖詩啟應文36(箴言8),請當心!
假使是我,我拒絕使用這種翻譯!
也就是說,假使禮拜時使用新聖詩這篇啟應文,
我會拒唸這幾句經文!
(反而是舊聖詩這段啟應文,可以放心使用。)
 
 
 
小小羊
 
分類:聖經無誤、解經原則 

{{ total }} 則評論

沒有評論

到主站發表留言(不支援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