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究竟为何变暖?对IPCC报告的几点疑问 (转贴)

人和动物都是有拥眼耳口鼻的事实。批判进化论的文章,并不是基督徒的「专利」,虽然较多见。其实「人从生物演化」及「宗教不外导人向善或殊途同归各有得救之途」一样是世界主流通识难以抗拒。反对「西药是害」的药厂及西医,其「身份」与客观的科学精神并无排斥的绝对性。和反对「西药是害」一样,反对人造全球暖化和进化论的,除了外邦人,也有基督徒。

众所周知,天气学家根据全球气象台站网所实测出的数据预报天气变化还常常报不准,而且预报期限越长其准确度就越差。

天有不测之风云,这句古语远远于工业革命久远之前,那时还没IPCC的「东西」,就已出现。牛耕田马拉车没有「工业发达」的古时,中国就已饱歴天灾。

千万不要忘记,人造全球暖化和进化论一样,它并不是科学事实,仅是科学假说。
http://www.youpai.org/big5/read.php?id=2500


温景嵩: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员,纽约科学院院士

温景嵩,微大气物理学尤其是其中气溶胶物理学的著名科学家。1933年2月4日出生于北京,祖籍福建省龙岩市。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气象专业。现为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中国颗粒学会荣誉理事,北京大学优秀校友,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员,美国气溶胶学会会员,纽约科学院院士。


(原文较长,重点直贴)


人和自然


说来凑巧,我1957年北大气象专业毕业后参加的第一个工作就和气候问题有关,这个课题叫做“改造我国西北地区干旱气候”。..........几年来的实践经验使我们深深地认识到,我国西北地区干旱气候的形成,是大自然的伟力作用的结果,和这一伟力相比,我们人类的力量实在是太渺小了,不可能用这一点点力量去改造大自然,更不用说去征服自然。龙王爷只存在于神话之中,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


结论就只能是︰收起这一“宏伟的”计划,下马。与此同时,中央气象局在大跃进年代成立的“人工控制天气研究所”,也降格改名为“人工影响天气研究所”。几年来的实践经验告诉人们,相对于自然力,人类的能力是微不足道的。人类通过科学研究可以认识自然规律,使之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服务。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加以影响,如上面提到的人工影响天气。而气候则是不可改造的,天气也是不可控制的,它超出了人类现有的能力,不属于人类可以控制的事物范围。相应地,在大跃进年代,各地气象部门普遍大搞的人工降水工作,也就正名为“人工增雨”。


原来人类并不是万能的。不仅晴空万里的天气,无法通过人工作用使之降水,就是一般有云的天气也不行。只有天上已经形成可以自行产生自然降水的雨云,此时再加上适当的人工影响措施,才有可能增加点降水,所以正名为“人工增雨”十分合理。即令如此,也还有一个难题困扰著人类。即︰人工增加的雨量究竟有多大?由于目前对雨云自然降水的天气预报工作还停留在定性预报,报不出一片雨云究竟会在哪一个确切的地点和确切的时刻产生出多少确切的自然降水量;更有甚者,目前的预报还停留在概率性预报阶段。也就是说无法确知这片雨云究竟会不会产生自然降水。在这样的对雨云认识基础上,要想分辩出人工增加的降水量究竟有多大,就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科学问题。


在以上两点认识的基础上,自然会使我对所谓人类活动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元凶,而且其后果还会持续数百年,对这一说法产生深深的怀疑。

如果人类的活动连小小的一片我国西北地区的干旱气候都改变不了,那怎么还会改变整个地球的气候呢?



下面本文将进一步对IPCC报告提出三点具体疑问。


IPCC怎能把自然力的原因排除在外?


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现在连一般老百姓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也都感受到气候在变暖。问题是原因何在?IPCC的答案是人类活动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具体地说是自人类在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开始后二百四十年来排放出的温室气体造成的后果。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六十年来加速排放二氧化碳的结果。事情果然是这样造成的吗?


如果人类对眼前的这片雨云会不会下雨,会下多少雨都说不清楚,那怎么能说清出几百年后的事情呢?众所周知,短期的24小时天气预报都无百分之百的把握,中期预报就更差,长期预报准确度就差得更远。现在的气候预报则报到了百年甚至数百年,不知这种预报可信度究竟有多大?IPCC又是如何证实其预报的可信度?



IPCC怎能把自然力的原因排除在外?


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现在连一般老百姓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也都感受到气候在变暖。问题是原因何在?IPCC的答案是人类活动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具体地说是自人类在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开始后二百四十年来排放出的温室气体造成的后果。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六十年来加速排放二氧化碳的结果。事情果然是这样造成的吗?


全球气候不是第一次变暖,冷暖交替才是气候变化的规律。早在工业革命之前,整个人类文明史中就不断的发生过冷暖交替。例如我国唐朝300年的统治时期,其中的前一半处在气候温暖期,后一半却处在冷湿期,这时工业革命还没有发生,显然那时的冷暖交替是自然力造成的结果。最有可能的自然力,应该就是太阳活动的变化。


更早一些,在地球的地质时代,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出现正是这一时期气候变化的特点,那时甚至人类还没有出现,显然那时的更为严重的气候冷暖交替应该更是自然力造成的,这个自然力应该也与太阳紧密相关。既然如此,那怎么能说这一次地球变暖就与自然力无关,与太阳无关,就一定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事实上,国际科学界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在IPCC发布了它最严厉的警告之后的一个月,2007年3月8日的《环球时报》上一篇《地球变暖谁是真凶?》的文章,就曾报道了这方面的不同意见。据这篇报道介绍,英国的电视四台不久将播出的一个纪录片称,“人类活动造成气候变暖是现代社会的最大骗局”。并进一步明确地指出太阳活动才是这次地球变暖的真凶。


该纪录片还指出,“人类活动使全球变暖”是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全球产业,这个产业由狂热的反工业化环境主义者制造,由科学家兜售的可怕故事来筹资,还获得了政治家和媒体舆论的支持”。据报道,此纪录片得到了一批专家的支持,包括9名气象学,海洋学,生物地理学等方面教授的参与。这些专家来自国际一些著名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如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法国巴黎的巴斯德研究所,丹麦国家航天中心等。参加纪录片的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克拉克教授说,全球变暖可能由太阳活动加剧造成。这一点可以从南极冰核取样得到支持,该样本显示,地球这次温暖期,早在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前800年就开始了。


英国的一家学术刊物也有报道,地球变暖的原因是,太阳辐射处于近1000年来最强烈的时期。此外美国的一个由49家工商公司组成的全球气候联合会,也持有气候变暖原因在于太阳的观点。当然以上论点不是国际气候学界的主流意见,而且据说以上这些观点已被主流意见所反驳。


然而在学术问题上应该与政治问题不同,在这里不应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应该允许少数人保留意见,应该在少数意见被反驳后,允许他们通过进一步的工作对反驳者进行“ 反反驳”。这才有利于真理的最终发现。
果然在稍后一周的3月15日的《参考消息》上以《太阳系其它星球也在变暖》为题,又发表了《美国生活科学网站》于3 月12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该文题为《地球和其它星球变暖的原因在于太阳》。


看来,国际科技界还是有地方可以发表不同意见的,这很好。这篇文章报道说,与此次地球变暖的同时,太阳系的其他一些星球也在变暖,例如,火星,冥王星,海王星的海卫一以及木星等。对此,俄罗斯的天文学家圣彼得堡的普尔科沃夫天文台台长阿卜杜萨马托夫就明确地表示,他反对国际气候界的结论,主张太阳是真凶。他说︰“人为的温室效应只是造成近几年地球变暖的一小部分原因,它不能与太阳辐射量的增加相匹敌。大规模的升温和变冷现象将在地球和火星上同时出现。”当然争论还在继续。主张人类活动造成气候变暖的气候学家们也仍然在继续反对他这个太阳是真凶的论点。譬如有的反对者认为火星之所以变暖,是由于所谓“米兰柯维奇旋回”效应,也就是火星轨道和斜度发生变化的结果。然而,所谓“米兰柯维奇旋回”效应是一种超长期的效应,其周期可达万年到十万年,最早是应用在地球轨道要素的变化,从而能解释地球的地质时代第四纪冰期中亚冰期与亚间释冰期与温暖期的气候冷暖变化。因此不大可能用来解释这种近年来才发生的气候变暖。还有的反对者认为太阳活动的周期是11年,这种变化带来的太阳辐射量的改变仅在千分之一左右,不足以解释现在的地球变暖。然而,太阳活动的周期不大可能仅仅存在一种11年周期。更长的百年周期,几百年周期以及千年周期也应该存在,例如唐朝300年间气候冷暖变化应该就是反映了当时太阳的几百年变化周期。因此本次太阳系的一些星球,包括地球的升温很有可能主要就是由这种百年到数百年周期太阳活动所形成。无论如何,关于太阳活动以及关于太阳系中一些星球活动的问题,天文学家的意见不是应该比气候学家的意见更有说服力吗?



IPCC的数据可信度究竟有多大?


人类原来对气象要素的观测只限于测量气温,气压,风向风速和湿度,没有二氧化碳的测量。只是到了20世纪30年代才有一些个别的测量。人类正式观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从1958年开始。到现在并没有听说这项特殊的气象要素观测,已经推广普及到整个气象观测台站网。气象台站网的常规观测仍然是温压湿风。天气学家们预报全球的天气变化依据在全球布点的台站网所获得的实测气象数据,这个网并覆盖了三维大气状况,一直向上伸展到高空。那么现在IPCC预报人类活动造成的全球的气候变化,他们所依据的二氧化碳的观测数据有没有覆盖全球?还是仅仅个别的测点?这些测点有没有代表性?


另外,对二氧化碳的观测有没有覆盖到上空,还仅仅是地面观测?更有甚者,IPCC讨论的是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所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对气候的影响,那么他们是如何从现在的实测二氧化碳的数据中分辩出来人类自工业革命二百多年来排放到大气中的这一部分量值呢?这是一个关键问题。经过对手头不多的资料的调查,原来国际气候学界已确认了一个基本值,即18世纪工业革命前的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均值。以此为基准,后来测出的量值都高于此值,那就被认为是人类活动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然而前已指出,人类正式测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始自20世纪中叶,而工业革命发生在这之前二百多年,那么这个二百多年前自然界原有的二氧化碳基准值又由何而来?显然它不可能是实测值,而是推算出来估算出来的。这个推算出来的基准值,以及从工业革命开始以后一直到人类正式开始测量二氧化碳以前的二氧化碳含量数值显然也都是推算出来估算出来的,对此人们自然要问这些推算出来的数据就真的那么可信吗?IPCC的专家们又是如何来证实这些数据的可信度?众所周知,天气学家根据全球气象台站网所实测出的数据预报天气变化还常常报不准,而且预报期限越长其准确度就越差,那么现在IPCC根据推算出来估算的数据,预报人类活动会造成百年甚至几百年后的全球气候变化,其准确率又有多大?IPCC又是如何来证实它的准确度?



全球气候变暖仅仅是件有害无利的事吗?


全球气候正在变暖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对此,除了前面讲的变暖原因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以外,还有一个不能算不重要的问题,即︰气候变暖究竟是一场灾难,还是一件既有弊也有利的事?IPCC对此选择了前一个答案。它说这是一场破坏性的气温的灾难性上升,并由此向全人类发出了最严厉的警告。然而事情往往是既有弊又有利,气候的变暖也不一定只有弊的一面。例如我国唐朝300年的统治时期,前一半处在唐朝兴盛时期,而这时刚好处在气候温暖时期,后一半处在唐朝衰亡时期,而这时的气候却变冷了。又例如更早的地质时代中的白垩纪,其气候远比现在的地球还温暖,温室气体也远比现在还多,高达5倍,所造成的生态环境却不坏,那时的地球上水草繁茂,巨大的恐龙到处横行(见《环球时报》2007年3月8日)。因此,我感到说全球气候变暖既有其弊,又有其利的一面才是一个更全面更稳妥的说法。科学家的任务,应该是引导人们去趋利避害,这样才能比较妥当比较正确的解决好人类所面临的气候变暖问题。


orange
分類:社会流行观念的偏差 

{{ total }} 则评论

没有评论

到主站發表留言(不支援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