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的祷告

这是韦伯弟兄的分享。耶稣同门徒来到一个地方,名叫客西马尼,就对他们说:你们坐在这里,等我到那边去祷告。
于是带著彼得和西庇太的两个儿子同去,就忧愁起来,极其难过,
便对他们说: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你们在这里等候,和我一同警醒。
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说:


「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来到门徒那里,见他们睡著了,就对彼得说:怎么样﹖你们不能同我警醒片时吗﹖
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
第二次又去祷告说:


「我父啊,这杯若不能离开我,必要我喝,就愿你的意旨成全。」


又来,见他们睡著了,因为他们的眼睛困倦。
耶稣又离开他们去了。第三次祷告,说的话还是与先前一样。
于是来到门徒那里,对他们说:现在你们仍然睡觉安歇吗﹖时候到了,人子被卖在罪人手里了。
起来!我们走吧。看哪,卖我的人近了。
(马太福音 26:36-46)
=====




圣经中,很少记载耶稣祷告的内容。
因此对于特别记录下来的耶稣祷告内容。相信必定是要我们有所学习的地方。


在上十字架前夕,客西马尼园里。
耶稣看得见即将面对的,是极为艰难与痛苦的时刻。
这时耶稣的心情是极其难过、忧伤得快死。


在这样的时候里,耶稣做了一件事:即是向天父祷告。
在第一次的祷告里,
耶稣把自己的心里的忧愁难过,完全地向天父倾心吐意。
但仍以请求与顺服的态度,向天父述说。


「倘若可行」


这句发语词,放在极大的情绪困扰与即将面对的困境中,更显得谦卑。
这显示了虽然耶稣身在极大的困顿中,
仍知道谁是主宰与掌握这一切,约束自己的感受,向天父诉说。


「求你叫这杯离开我」
在困境的祷告中,把自己心中真正的困难与希望向天父述说。


「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但耶稣仍在持守对天父的主权的顺服。
知道这是天父命定的事,必要成就。也让自己在祷告中,学习顺服天父的意思。
即便天父的意思与自己的感受相反。


后来,耶稣又再一次地向天父祷告。
这表示耶稣心中的忧愁情绪压力非常地大,需要再一次向天父诉说。


「我父啊,这杯若不能离开我,必要我喝,就愿你的意旨成全。」


这是祷告中的最后一句。
知道这样的事必定要成就,所以在祷告中,学习了顺从。
「他虽然为儿子,还是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希伯来书 5:8)




耶稣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
从耶稣的祷告中,可以看见几件事:


1. 上帝的旨意一直都没有改变。
2. 即便连耶稣,也没有想要借由祷告来改变上帝的旨意。


首先我们可以看见耶稣带著其为沈重、强烈的感受心情,到了客西马尼。
向著天父完全地诉说自己的感受。
但是在诉说的时候,仍然持守著自己的顺服,深知天父掌权,一切都是天父的命定。
诉说之后,仍彰显对天父主权的认识,不求照著自己的意思行。
最后,在祷告后,学习了对天父的顺从。
将自己的意思放在天父旨意底下,愿天父的旨意成全。


我们可以从耶稣的祷告里了解到:


祷告不是要来改变上帝,而是改变自己。
虽然上帝可以因为我们的祷告,而施展出惊人的神奇大事,或是怜悯而不降灾了,
但是,那并不是说上帝被我们的祷告改变了,而是我们合上帝心意了。
祷告,不是要去改变上帝主权,而是使我们自己合乎上帝主权。


上帝的旨意仍没有改变,这是预定,是上帝的主权。
我们仍然可以带著自己心中所求所想,来向上帝倾心吐意述说,这是人的本分。
但在祷告后,有所不同的是:祷告的人得到了新的学习。
这正是上帝所要给我们的课题,
让我们能够在祷告中获得力量,以及更加认识我们的主。
并且知道天父掌权,上帝的旨意美善与永恒,从而给自己有面对未来的力量与期盼。






韦伯






分類:成圣之路 

{{ total }} 则评论

没有评论

到主站發表留言(不支援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