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信仰是否冲突?

这是韦伯弟兄的分享。一、【相信/信念】:科学与信仰是否冲突?

这个问题通常是「非基督徒」的询问或质疑。
通常非基督徒都认为信仰并不科学,所以会站在「科学」的角度来反对信仰。


不过,我们可以从下几点谈 科学与信仰 并不冲突:


<1>. 科学的前提也是始于信念

我们通常会认为科学就是「一组假设,经过实验之后,得到证据证明之后,我们就相信或不相信这假设成立」。
不过我们需要再更进一步地问「这组假设的前提(或根据)是什么?」


举个公共卫生的发展历史的例子:
在19世纪工业革命之后,欧洲许多大城市挤满了工人,造成了许多传染病的增加。
为了遏止传染病继续蔓延,当时的医生、科学家想办法要找到传染的原因。
在研究之后,发展出「瘴气说」(Miasma theory)的假设前提。
「瘴气说」认为恶劣的环境会产生「秽气」,而「秽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
基于「瘴气说」的假设前提,当时的改革者要求政府改善环境卫生、建立下水道系统等等卫生政策。
因著环境的改善,也确实收到了减缓传染病的发生。
但是到了19世纪末,显微镜发明利用,使科学家发现了「病菌」的存在。
因此,对于疾病的成因,「细菌说」(Germ theory),迅速取代「瘴气说」。
成为解释与理解病因的主要前提。
对于疾病发生原因的信念(前提),从「瘴气」转到了「病菌」。
换言之,相同的问题「人为什么会生病?」,问19世纪的科学家与20世纪的科学家,会得到不同的答案。
19世纪的科学家会告诉你,是「瘴气」使人生病。
20世纪的科学家会告诉你,是「病菌」使人生病。


参见「公共卫生千年沈浮/陈美霞」
http://www.netandbooks.com/taipei/magazine/health/artical4.html


但我们不会说19世纪的科学家,就不科学。因为他们的逻辑推论,依然是很合理的。
只是因著当时科技的限制,无法得到更进一步的答案。


回过头来看「是否相信基督教」的问题。
通常「非基督徒」会说「给我证据证明上帝存在」。
这句话背后的「非基督徒所相信的前提」是「上帝是不存在的」。
因此必须给他证据来证明上帝的存在。


但是基于相同的逻辑,「基督徒」可以反过来问:「给我证据证明上帝"不"存在」。
因为基督徒的前提是「上帝是存在的、是自有永有的」。


「上帝存在 或 上帝不存在」这两句话,各自出自于不同的发问前提。
因此,在逻辑上是相同的地位。没有哪一句是比较科学的。


<2>. 一般人的"相信",是从"眼见"(感官)而来的

就像先前提到的公共卫生的例子。是什么时候从「瘴气说」变成「病菌说」呢?
就是「显微镜」发明之后。人从此「看得见」病菌了。
因为看见,所以相信。这是很合乎人性的证明方式。


但这里有两个可以更进一步讨论的:


A. 并非所有"可相信"的都是"看得见"的

这世界上并非所有的东西都是能够直接看得见的,还包括许多无法直接看见的。
必须透过「间接」的方式,我们才能知道、才能相信。
就像是红外线、紫外线。这两类都是属于"不可见光"。必须透过仪器,我们才能得知。
像是情感(例如爱情),我们也是看不见,但我们仍然相信它的存在。
那我们怎么得知"爱情"的存在呢?只能透过「间接的外在表现」来判断爱情的存在。
例如你脑中总是充满了某人的影像,日夜都会想到他。一想到他,就会觉得开心、甜蜜。
我们就会说:你"爱上了"某人。
或者某人总是对你嘘寒问暖、随call随到、愿意做出许多付出。我们就会说:某人"爱"你。
这都是从"外在表现"去进行推论,不是实际看得见的。
但我们也只能对这样的推论「爱的存在」,抱著某种程度的「相信」而接受。


上帝,就是那「可相信但看不见」的主。
只能透过间接的方式,而得知、认识、相信。


「爱子是那不能看见之神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西1:15)
「耶稣对他[多马]说: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约 20:29)
「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约壹 4:20)


B. 对于 "相信" 自己所 "看不见" 的,只能透过间接的方式

但我们若要相信所看不见的东西,会怎么做呢?
通常我们会透过间接的方式来加以考证。所以我们要知道我们所接受的间接方式是什么。


B-1. 「相信」是从见证而来

就像我们怎么相信「吸烟会不会致癌」呢?一般人看不见烟跟癌的成因,也不知道吸烟会不会致癌。
但是有许多专家告诉我们,吸烟容易得肺癌。
因著我们相信专家,所以相信专家说的话,也就接受专家所提的结论。
所以专家的推论或许是科学的(也有造假的专家。例如韩国首尔大学黄禹锡伪造论文事件。)
但是我们接受专家的说法,却是靠著「相信」,而非科学。
一般人相信专家,所以间接相信专家说的话。
因此,相同的逻辑。
怎么让人相信上帝呢?就是靠著「基督徒」的见证。
靠著「基督徒」的行为、表现、价值观等等,在地上做盐做光,表现出上帝与我们同在。为主作见证。
「父差子作世人的救主;这是我们所看见且作见证的。」(约一4:14)
人若看见我们,相信我们,就会接受我们所说的,甚至说道「神真是在你们中间了」(林前14:25)


B-2. 并非所有见证我们都接受

「非基督徒」也会问:佛教、伊斯兰教、民间信仰都有见证,也有好行为,为什么要相信基督教?
「基督徒」的见证内容不仅仅是个人的生活、经历,更重要的是见证上帝救恩,以及圣经的可靠。
与其他宗教不同,圣经的真实性是更高的。
圣经跨千年的弥赛亚预言实现了。圣经记录是真实的,有外在考古证据支持。
其次圣经是当时见证人所写下的,可靠度比起其他宗教的经典来得更高。


对「基督徒」而言,那我们接受什么样的见证呢?
我们只接受经得起圣经检验的见证。
因为圣经是上帝的话,经圣灵默示,由先知、使徒所写下来的。
因此,圣经是无误的。我们面对一切的见证,都必须回到圣经中做检验。
用上帝的话来做检验,唯独圣经。
这也是圣经给我们的要求。


「亲爱的弟兄啊,一切的灵,你们不可都信,总要试验那些灵是出于神的不是,因为世上有许多假先知已经出来了。」(约壹 4:1)
「那时若有人对你们说:看哪,基督在这里,或说:基督在那里,你们不要信!
因为假基督、假先知将要起来,显神迹奇事,倘若能行,就把选民迷惑了。你们要谨慎。」(可 13:21-23)


从上面几点我们可以看到,科学与信仰其实是不冲突的。
甚至圣经也要求「基督徒」要能够仔细查考、深入了解、发问、学习。
「当越发郑重所听见的道理,恐怕我们随流失去」(来 2:1)


既然如此,那「基督徒」所相信的内容是什么呢?
「基督徒」所相信最核心的内容,就是「福音」。
什么是福音?就是十字架的道理。
<1>. 人是全然地堕落,上帝为我们预备救主,基督为我们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2>. 基督从死里复活,胜了死亡。为我们的罪付上的工价。
<3>. 人只要信,就能白白地得到恩典。因信称义。


更完整的内容,就是「使徒信经」。
这就是我们信仰中,最核心的部分。
也是检验人「信或不信」的分水岭。




二、【信心】:你对上帝的"信心"

前一段所写的,乃是讨论「信与不信」的差异与因素,那是「信徒与非信徒」、黑白分明的差别。
一旦当我们相信、成为「基督徒」后,便是操练我们信心的开始、是成圣的过程。
这就是信心程度大小的差别。


信心表现在哪里?表现在两个方面:内在的信靠 与 外在的行为


<1> 内在的信靠

我们对上帝的信靠,往往在内心里会有真实的表现。
我们是否相信这个世界是天父世界?上帝掌权。
我们是否真的相信我们所遇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上帝所许可的。
相信上帝在我们身上有其美好的旨意。


尤其是在逆境中,更能让我们自己看见自己内心的真实信仰程度。
约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约伯从富甲一方的大财主,一瞬间沦为一贫如洗、满身病痛的可怜人。
他失去了一切财富、失去了儿女、失去了健康。
原本他所拥有的,习以为常的一切,都全部失去了!
这是谁造成的?
这是魔鬼所做的,但却是上帝所允许的。


在极大的困境、痛苦、无奈中,连他的妻子都讥笑他「离开神吧」。
但是约伯虽然非常痛苦、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但仍对上帝抱有信心。
约伯说:
「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伯 1:21)
不妄评上帝。
在这极大的困难中,他仍然相信上帝。


他唯一想做的事情,就只想询问上帝「为什么会这样?」
但是上帝到最后只有让他知道「耶和华是创造宇宙万有的主宰」(参 约伯记41章)
约伯最后的回应仍是完全顺服、信靠上帝。


「约伯回答耶和华说:我知道,你万事都能做;你的旨意不能拦阻
谁用无知的言语使你的旨意隐藏呢?我所说的是我不明白的;这些事太奇妙,是我不知道的。
求你听我,我要说话;我问你,求你指示我。
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因此我厌恶自己,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伯 42:1-6)


厌恶自己、弃绝自己,只有完全依靠、相信上帝。
这就是约伯的信心。
就算遭遇极大困难,也不会离开信仰,不会离开上帝。
这也是信徒永蒙上帝保守,绝不失落的见证。


<2> 外在的行为

人的内在信靠,会表现在外在的行为。
信靠上帝的人,藉著他的行为来表现出他的信心。
「可见信心是与他的行为并行,而且信心因著行为才得成全。」(雅2:22)
并且在历练中,结出圣灵的果子。






韦伯








分類:护教、福音 

{{ total }} 则评论

没有评论

到主站發表留言(不支援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