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章:马太福音 十一章 28-30 节

这是无名的传道者弟兄的讲章示范。

马太福音 十一章 28-30 节
28 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
29 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
30 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


上文提到主耶稣看见不少人拒绝福音,
这些人主要是当时被公认为「聪明通达人」的法利赛人和文士。


主耶稣感谢天父既向这类人隐藏又向婴孩显出。


就是在这个时候,祂向群众发出的一个邀请。
第28节是经常被引用的一节金句。
究竟主耶稣怎样「使」去到祂那里的人得安息呢?


当一个人劳苦地担著一个重担,如果他要休息,
一个明显的方法就是将那重担卸下来交给别人,让别人替他背负。
压在肩膀上的重担一旦舍下,自然就会舒畅,这是一个很合逻辑的「因果」。
担子挪走了,人岂会不轻松呢?


可是,这个解经并不正确!
主耶稣并不是要强调「将重担卸给祂」这方面。
『天天背负我们重担的主』是真实的,但这不是这节经文的含意。


请看下去,随后两节经文给我们一幅完整的图画去了解「得安息」的秘诀。
这两节指出,「得安息」的关键在于「背负起耶稣基督的轭」!
这是第一要点!


耶稣在这里强调的,不是叫人将重担卸下来,反而是邀请人去背起祂的担子。
将一个有重量的东西(即:担子)负起来去得安息,这是一个吊诡!
这一个吊诡的「因果」,在世人眼中,是难以理解的,因为它不合人的逻辑。
人的常理是:将包袱放下,才会感觉舒服和畅快;如果背起东西,人就会觉得吃力。
这是人类天生的思维,任何担子都会带来不舒畅,任何约束都是不自由的。


但真理往往是这样的吊诡。
背起担子,却得安息!
自卑的,却被升高!
行先的,却在后!
得著生命的,却将要失丧生命!
真理精彩之处正正就是这一种张力,亦是真理「棒透!」的一个地方。


耶稣偏偏道出:人若背负起祂的担子,人就得安息。


第28节提到『劳苦担重担的人』,他们明显不是指蓝领工人。
昔日和今天从事体力劳动的人都很多,但恐怕没有多少人能够见证「信耶稣,蓝领变白领」。
经文指,耶稣的安息是一个在『心里』的安息(29节)。
当然,这个「心」亦不是说人的心脏肌肉,而是指人的「内心生命」。
因此,这安息是栽种在人的生命内。


背起耶稣的担子,心得安息!
受耶稣的规管,生命得自由!


当人愿意回到他的创造主之约束下,他就得真自由。
当他愿意负起耶稣基督的轭,他就得真安息。
这里强调的是心灵的安息和自由、生命上的舒畅。
唯独将耶稣的轭背起在心中,人的生命就得安息。


为什么耶稣的轭能够叫人心得安息,叫人生命得自由?
换句话说,为什么耶稣的轭是容易的,他的担子是轻省的呢?
留意第29节,耶稣指出这安息是和祂自己『心里柔和谦卑』有关。
可以这样说,人生命的这一种安息,是本于耶稣基督的柔和谦卑的一种安息。
这是第二个要点!


轭是一个规范牲畜行走的工具。
主人用轭来操控牲畜的前进,或是向左,或是向右。
若牲畜按著轭来过活,就会生活畅快。
当耶稣邀请人来负祂的轭,就是邀请人向祂的主权顺服,祂鼓励人让祂来管理人的生命。


人的生命畅快轻省,是因为耶稣并不是一个残暴的主人,而是一个『心里柔和谦卑』的主人。
一个凶残的主人,定会用轭来打压在祂手下的一切,叫人喘不过气来。
但耶稣是『心里柔和谦卑』的主,当人活在祂的「主」权下,人的心灵就会舒适和自由,担子会由重变成轻省。


生命的安息和自由、心灵的舒适和畅快似乎是抽象,似乎和现实生活脱了节?
耶稣是否曲高和寡?非也!
耶稣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非也!
祂并不是「单靠张嘴去行走江湖」的那一种夫子。


祂每一个教导,祂都能够亲自实行出来。
一方面是示范如何去行真理,
另一方面是表示祂的教导是不是停留在头脑,而是可以在日常的生活行出来的。


基督信仰与圣经真理当然也不是「讲就天下无敌,做就无能为力 」。
真理另一个精彩的特性,就是它扎根在人的生命,就必定会产生在生活的果效。


「生命的舒畅」可以转化到日常生活吗?
答案是明确的!
答案是肯定的!


中国人的民俗性和希伯来人的民俗性有不少相似的地方,其一就是我们都颇看重「现实」。
老百姓关心糊口两餐多于一切,随时关心「生活」过于「生命」。


马太在随后第十二章1-14节记载两件事情,将主耶稣所提供这个轭而得的「安息」具体地,切实地在生活中表达出来。


第十二章
1-8 那时,耶稣在安息日从麦地经过。他的门徒饿了,就掐起麦穗来吃。法利赛人看见,就对耶稣说:「看哪,你的门徒做安息日不可做的事了!」耶稣对他们说:「经上记著大卫和跟从他的人饥饿之时所做的事,你们没有念过吗?他怎么进了 神的殿,吃了陈设饼,这饼不是他和跟从他的人可以吃得,惟独祭司才可以吃。再者,律法上所记的,当安息日,祭司在殿里犯了安息日还是没有罪,你们没有念过吗?但我告诉你们,在这里有一人比殿更大。『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你们若明白这话的意思,就不将无罪的当作有罪的了。因为人子是安息日的主。」


9-14 耶稣离开那地方,进了一个会堂。那里有一个人枯干了一只手。有人问耶稣说:「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意思是要控告他。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有一只羊,当安息日掉在坑里,不把牠抓住,拉上来呢?人比羊何等贵重呢!所以,在安息日做善事是可以的。」于是对那人说:「伸出手来!」他把手一伸,手就复了原,和那只手一样。法利赛人出去,商议怎样可以除灭耶稣。


第1到8节是一个与「食」有关的实例,9到14节是一个与「健康」有关的实例,这两个都是十分切身的。


如果要讲「实际」,有什么比「民以食为天」更现实呢?
有什么比「有饭吃」或「没有饭吃」这件事情更贴身呢?
又有什么比「生病」更具体呢?


这两事件的重点不是「安息日可以作什么或不作什么?」而是「谁是安息日的主?」
更准确的是,「这个安息日的主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主人?」。
说白话点,马太就是要藉「安息日」这平台去示范耶稣的『心里柔和谦卑』和祂的轻省之轭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验。


〈实例一〉
法利赛人和文士将安息日的原意扭歪了,因为他们是硬著颈项的人,
自以为聪明通达,自以为能够明白天父的旨意,
他们却『把难担的重担捆起来,搁在人的肩上,但自己一个指头也不肯动。』(23:4)
这段经文的焦点不是他们的假冒为善,这是第二十三章的关注。
这里凸出的,是一个不硬著颈项,心中不高傲的耶稣,亦即是一个心里柔和谦卑的耶稣。
这里要凸出的,是耶稣的「轻省担子」。


主耶稣指出,定立安息日的神是一位爱怜恤的神,祂并不爱用规条去压制人。
父是怎么样,子也是怎么样。
神『喜爱怜恤』(第7节),人子弥赛亚就『心里柔和谦卑』。


人在法利赛式之下的安息日内,劳苦没有安息,肩上背著「难担的重担」,饥饿的人仍然饥饿。
当门徒吃了,竟被定罪。
但『心里柔和谦卑』的耶稣是安息日的主。
在祂的主权下的安息日生活,门徒填饱肚子也不被定罪。


在这一个事例中,从主耶稣来的这个「生命的舒畅」就在「食」这范畴表现出来。


〈实例二〉
除了「食」,「病」可以算得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必然」。
这位枯干了一只手的人,就是一个劳苦担重担的人,他的叫苦连天是不言而喻。
如上的一件事例,这段经文的焦点不是他,而是耶稣。
主耶稣的『心里柔和谦卑』再次被挑战,亦再次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表达出来。


注意!唯有一位爱怜恤的主,才会说出11和12节这句话。
只有一位『心里柔和谦卑』的主,才可以说这种说话!


在这一个事例中,基于顺服耶稣主权所带来的生命舒畅并不是「高谈阔论」的空言,而是具体在生活中结出实际果效。
在这处,那人得了身体的医治!




【总结】
对比法利赛人的硬著颈项,主耶稣是何等的『心里柔和』!
对比法利赛人的自以为聪明通达,主耶稣是何等的『谦卑』!
在法利赛人的安息日这个轭之下,肚只有挨饿,手继续枯干;在主耶稣这个容易轻省的轭之下,人可以吃饱、得医治!
这就是残酷的主人与『心里柔和谦卑』的主人之分别!


在今天二十一世纪,你或不会饥著肚子行过一块麦田,你或不会有一只枯干了的手,但无论你的处境是如何的独特,耶稣仍然是心里柔和谦卑,祂的轭仍是轻省的。


马太记载完耶稣所讲的道和两个实例之后,下文就是15-21节这一个段落。
由这段经文的发展上下处境来看,马太引用以赛亚的话来一个总结,这亦可以是今天证道的总结:
『 ...他不争竞,不喧嚷,街上也没有人听见他的声音。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


弟兄姊姊,看啊!这正是「默默工作、有怜恤、有爱心、有医治、有谦和」的一幅图画。
这就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






无名的传道者





分類:圣经无误、解经原则 

{{ total }} 则评论

没有评论

到主站發表留言(不支援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