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托尔金的魔戒系列,谈基督教与艺术

这是风篱笆姊妹的分享。

想当年高中未信主的我,就是因为托尔金的作品(魔戒、哈比人历险记)而非常想了解基督教。
当我看魔戒电影和小说第三集《王者再临》时,里面有一座白城的形象烙印在我心中,
如果看过这部作品的人,就会知道我讲的是对抗邪恶的最后防线「Minas Tirith」。
我被这座城震撼到了,只是很多人把这座城的震撼因子归功于特效和美术的进步,
但我认为特效和美术只是为了将托尔金笔下的东西描绘出来,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真正的重点,其实是托尔金要说的事情-「洁白、美丽的刚铎,坚忍卓越的担任对抗邪恶第一线的屏障」。
托尔金将邪恶描绘的很真实,将人类描绘的很渺小,也将人类对试探毫无力量的事实用这个故事显露出来。
所以只用视觉特效去定义作品撼动力缘由,根本没办法把事情讲清楚,当然这部作品的美术确实是很多作品比不上的。
很明显的,这一切对邪恶的深层以及人类的无力自救,对良善渴望的描写,
这些托尔金笔下所呈现的内涵,是只有基督教才能赋予和讲明的。


1.不是艺术证明基督教的真确性,而是基督教的真确性回应艺术的诉求。
所以其实,还是基督教的真理确认艺术的内涵。
而正面回应上帝恩典的艺术,真的可以帮人很多。
虽然通常只是福音预工的层面,可是也算是预备好土,而且福音预工不也是站在福音正工的根基上吗?
在托尔金的系列中可以强烈感受到,抵挡试探不是修行这码子事可以解决,而是人根本就废了,最后得救仍是出自神的怜悯。
而C.S.Lewis(鲁易师)则能够看见他有意藉作品表达十字架的救赎。
这个真理通常接收到的攻击就是:基督教否定人的价值。
然而我们却说,人蒙拯救后才能真正彰显上帝所喜悦的人性,和本质有罪的人硬撑修行是完全不同的。
从这两位作者的作品能够看到根据信仰的那种美善是何等美好。


或许基督徒会认为鲁易师的作品比较有价值,因为它比较处理到福音核心。
但我个人比倾向薛华(Francis Schaeffer)在《Art and the Bible》的见解,认为并非所有基督徒的每一件艺术都要讲到福音核心主题-因信称义。
就如同画家信主后,并非每张作品都要画耶稣或圣经故事一样,
而是要看这个画家一生作品的整体反映了什么。
信主后都要画耶稣或圣经故事的迷思应该要赶快破除,因为很多有基督教符号的艺术也可以用来反基督教的(请看达利的作品)。
所以分辨并不是用符号就可以,而是去看整个作品背后的世界观是出自什么。


用陆梅克(薛华的同工)的话来说:艺术不需称义。
我补一句:而是人需称义-藉信称义。并且持守基督教世界观创作,大便真能变黄金
(说笑的,意思是持守基督教世界观就不用受这个不行那个不行的挟制,而是自由的创作,并且化腐朽为神奇啊)。


用这例子来看,如果以符号辨识艺术的正邪,还真的会觉得托尔金的作品有够异教,比如巫师这个设定,
可是仔细来看,这两个字在托尔金的作品里面也没有巫师色彩,在内涵上已经去异教化了。
我怀疑是因为托尔金的创作方法受到贝奥武夫(Beowulf,古英语长诗...)的影响。
托尔金认为,其异教的色彩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基督化了,
他也认为,贝奥武夫的叙事者一定是个基督徒。
以前在学校上课的时候,老师也说抄写贝奥武夫的人是早期教会的修士,所以很多异教的设定都给基督化了。
反过来看,如果只用表面的设定去辨识,还真的会以为少年PI就是基督徒勒!
这样下来,背后是基督教世界观的书变邪书,非基督教世界观的书竟然称义...。


总之,从「设定」定义什么艺术是基督教艺术,什么是非基督教艺术是容易断章取义的,
最好是去分辨整个设定背后的叙事语气,是受什么世界观的启发,
然后分辨哪些有受圣经光照,那些是受基督教文化影响,哪些是未被光照的部份,受人本思想影响
(所以我认为没有什么基督教艺术,而是它受启发的程度多少)。
毕竟艺术是人对上帝恩典的回应,而不是启示本身。
所以艺术不能代替圣经,反而可以从圣经去开启艺术视野,看见神降雨给义人恶人!
艺术也不能作为普遍恩典本身,而只是对恩典的回应。
提到这点是因为有些神学路线认为艺术是普遍恩典本身,并且认为可以由艺术去看见特殊启示,
但这就已经不是从圣经为根基,而是以人对恩典的回应为根基,来看恩典本身。
以这样证明信仰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别人也可以说,他从这作品里面看见别的信仰内容。
扯远的说,以上好像也反映前设派护教学和证据派的不同。
所以从前设派来看基督徒艺术家的责任,会认为艺术不能证明真理,而是反应真理的镜子,最后还是要回到圣经的世界观去省察。


所以托尔金的哈比人历险记,不断章取义的从设定看,而是前后文的看,
我们可以看见很多地方反应了基督教精神,比如平凡人完成不可能的任务等等;
也看到许多地方可以用我们的信仰去为它做完美的注脚,比如回家的意义。




2.如今艺术界的悲哀
看了这些赏析,再反观在某些国际性的大影评网上(比如什么番茄的)大多的「专业、资深」影评,
就会感叹这些专家竟然大多都没在看《哈比人》里面的丰富内涵。
而且这些内涵借由艺术表现而更加强化,可惜影评竟然不是看这些,唉。


这现象正反映后现代的思想使人只想利用手段夺权,把电影或艺术只当作是个修辞学,好电影就是发挥好的修辞学手段。
至于内涵是什么?对他们而言没有艺术背后的意义,只有因人解释的不同,谁夺得爱慕占有率成为新艺术之神才是最重要的。
这整个漩涡也产生了『作者死了』这个理论,艺术是因人而异的解释,把以上我们这些分析都说成「那是你观点与角度的解释」,哇,那我真要问,作者死了?那为什么你这个所谓在创作的作者/读者就活著,你应该也死了吧!
就因为一切都是「观点与角度的解释」,所以夺版面才是重要的事情。
依我认为这是睁眼说瞎话!
因为就凭观点与角度来看,『神本』和『人本』就是两个本质不可相对性比较的东西,
前者可以刺透人心,非常刺眼,非常有力,非常血淋淋,难怪人不愿意看。


这种人本影响到教会,恐怕也导致有些护教方式是只倚靠那种修辞学的...
但那种修辞学反应的只是文字游戏,整个前后文就很像一个包装很漂亮的礼物打开之后里面是空的。
反而归正神学的护教才是礼物打开有比包装更美的大礼,包装太花俏的大多都是要遮羞吧?
货真价实的礼物简单典雅的装饰就可以了。
归正的前设派护教学就给我有这种感觉,货真价实。


现在很多好电影的定义就是比包装花不花俏,手段高不高,
用神本的角度来看,说难听一点,就是能否遮羞成功。
但在人的标准中,就是故意藐视神高过世上的标准,然后在巴别塔里面跳舞...。
巴别塔垮了,还不知道自己末路已近。


《哈比人》的内涵还是在于托尔金的贡献,
而这贡献却又是来自圣经世界观的启发,彼得杰克森是包装师傅,但还算不错的包装师傅。
但真正的礼物本身仍是出自托尔金之手,托尔金能做出礼物,还真是是惟独恩典呢。
我很欣赏这位导演的才气,但不知道杰克森是否知道它包的礼物背后有多贵重,或者对这贵重知道到什么地步。
希望他有朝一日会知道,也希望喜爱这部作品的人能够知道艺术不是冰山表面的风格本身而已,而是作者对恩典的回应度。
越正面回应实在越有造就性。
(如果对这部作品有兴趣的弟兄姐妹,可以去康来昌牧师的神学文摘和陈韵琳老师的心灵小憩里看,那边都有很棒的《魔戒》系列赏析喔。)





风篱笆






分類:社会流行观念的偏差 

{{ total }} 则评论

没有评论

到主站發表留言(不支援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