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可以礼仪性跪拜,非敬拜性跪拜吗?

民间习俗常有跪拜父母的仪式,特别是婚礼,跪拜父母更是重要仪式。
拜师学艺,也常见跪拜之礼。
至于对皇帝的跪拜,那更不用说,这是几千年历史传统了。
这些跪拜,其实比较属于『礼仪性』跪拜,表达『敬重』之意,而非『敬拜性』的跪拜,不是真的去把对方当神。
这样的话,基督徒可以做这种礼仪性的跪拜动作吗?

其实,这一直是个争议性问题,而且历史悠久。
当初所有基督宗教传入中国时,天主教与基督教都面临这问题。
代表性争议点就是『祭祖』、『跪拜』。


天主教刚开始采取禁止态度,下场当然很惨,甚至被禁教。
后来天主教由教宗决定,各教区可以『因地制宜』。
所以这成为后来天主教在各地区的策略。
在中国,天主教可以祭祖、可以跪拜;
在拉丁美洲、在菲律宾,则天主教大量与当地异教混和。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在很多地区,天主教教势大量增长,甚至到成为全国最主要宗教。
但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严重异教化的天主教,甚至异教化到几乎看不见真正能使人得救的部份。
但有趣的是,天主教对中国这种祭祖、跪拜文化妥协的结果,却没有使天主教在中国教势大增长。
即使在台湾,天主教依然教势远比基督教低。


基督教进入中国较晚,而采取的策略是『禁止』。
下场当然很悲惨。
但由于基督教进入中国,是清末列强时期,所以清朝已经无法禁教。
可是,这种『禁止』的作法,确实是很多人拒绝信耶稣的重大原因,甚至很多基督徒因此遭受许多逼迫。
有趣的是,这样的结果,反而使信基督教的,都是愿意背十字架、甚至殉道的。
结果,基督教在中国产生坚强的教势。


假使讲更早的话,唐朝时的景教,也可以给我们一些思考空间。
当时景教在中国非常流行,甚至有『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景教是当时一个被西方判为异端的泛基督教分支。
不过,由于其异端程度并非非常严重,所以我们先不管此异端背景,单纯视之为一个泛基督教的状况来思考。
景教当时采取的策略,是『几乎和当地文化同化』的策略。
所以,教堂外观和寺庙很像、教堂称为『寺』、教士称为『僧』、皇帝甚至赐号给宣教士叫『镇国大法王』、教堂挂历代唐朝皇帝像、教义甚至逐渐佛教化、圣经翻译也采取佛教词汇(好比四福音书作者都被称为『法王』)、、、、。
每一次和当地文化妥协的结果,都带来更好的皇室、民间和景教的互动,化解冲突,
但长期的结果也很有趣,就是景教后来从中国消失(就算有人认为未完全消失,但也和消失没多大差别)。


其实,很多传统文化,都是被罪污染的文化。
基督徒当然必须尊重传统文化,但是,尊重不表示全盘接纳。
我们必须把传统文化重新放在信仰中进行检验。
以中国传统的礼仪性跪拜文化来讲,坦白说,这已经不是单纯礼貌,而是对人已经高举到很高的程度的一种仪式,而且仪式方式和对于神明的跪拜已经几乎无法区分。


有时,单单圣经,我们确实无法简单看见清楚的答案。
但是,历史的资料,可以给我们很多思考的空间。


我不会说礼仪性跪拜就一定是违反圣经,
但是,我自己认为,历世历代正统信仰的众圣徒,确实是只跪拜上帝。
而且以全本圣经而言,旧约初期确实会出现『礼仪性跪拜』现象(创世纪很多,用『拜』可以搜寻到很多经文),但到了旧约后期,甚至新约,已经不再出现礼仪性跪拜的行为;
正如多妻现象,到旧约后期、新约时期,都已经不再出现。


另一个很重要的圣经事例,是外邦将军乃缦(王下五章)。
元帅乃缦信主后,他只有『屈身』,而不是『跪拜』,
但即使是屈身,他都已经担心得罪神了。


王下
5:17 乃缦说:「、、、从今以后,仆人必不再将燔祭或平安祭献与别神,只献给耶和华。
5:18 惟有一件事,愿耶和华饶恕你仆人:我主人进临门庙叩拜的时候,我用手搀他在临门庙,我也屈身。我在临门庙屈身的这事,愿耶和华饶恕我。」
5:19 以利沙对他说:「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


当然,我绝对承认,违反传统文化,很可能会带来很大的冲突与压力。
面对各种压力,我也不敢说自己就能勇敢挡得住,毕竟,我也是很软弱的人。
但是,求主加添我们力量,赐我们勇气与信心。


以上 是我多年来思考『礼仪性跪拜』议题之后,现在所采取的立场,提供大家参考。






小小羊









分類:社会流行观念的偏差 

{{ total }} 则评论

没有评论

到主站發表留言(不支援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