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段要从教会仪式设立本身的神学目的,来探讨传统礼拜模式与敬拜赞美礼拜模式之间的差异,帮助大家更了解其中的相异之处,以及哪种形式的礼拜更符合圣经真理的教导。
(一)传统礼拜:
这里所谓的传统礼拜,笔者以「台湾基督长老教会」为例说明之(以下简称「长老教会」)。
长老教会的根源来自加尔文主义,属于改革宗,传承改革宗许多重要的神学信仰精华与资产。
这些看似平凡无奇的礼拜仪式背后,都是众多改革宗前辈、神学家,经过百般努力、苦思、研究圣经所得到的结果和结晶。
因此,我们可以说,这样的礼拜方式很有可能是偏差程度较少,较接近圣经真理教导的礼拜型式。
举例来说,改革宗最高举的就是「上帝主权」,礼拜最重视的是「上帝道的传讲和听道」。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在长老教会的礼拜中,是以安静心,领受上帝话语(讲道)为主的礼拜形式。
而长老教会经过总会所编辑的「圣诗」,也是「道」的延伸,是用「吟唱」的方式将「道」表现出来。
换句话说,这些圣诗,是搜集世界各地近几百年中被创作来颂赞上帝的歌曲,分成各种目的和时机供教会使用。
诗歌的歌词都是经过严格的神学正确性与否的检验和筛选,因此光是歌词就是一篇篇的圣道,就足以使人吟唱时传递出真理;
而音乐性的部分更加严谨,必须配合歌词来谱曲,以达到相辅相成。
例如,如果是称颂上帝荣耀的旋律,一定可以发现在颂赞时音调最为高亢,以展现上帝的荣耀;
若是讲到人的罪恶时,旋律会特别低沉、悲伤。
这样的形式和内容才能搭配一起,相辅相成,并且通常以四部和声的方式进行,更是为了达到礼拜时是在这万王之王,万主之主面前必然庄严、神圣、谦卑、敬畏而设计的。
这样的神学思想强烈传达出:
1.「上帝至高无比」的观念,是不容随便的
2.教育会友,来做礼拜要「预备心」,因为来面见上帝是一件非比寻常的事,是件恩典,岂可随便?
古代百姓、大臣听闻皇帝经过都必须跪著,连头都不敢抬,眼不敢直视皇帝,以免冒犯龙颜,招来杀身之祸。更何况,这位我们口中所称「万军之耶和华」,「宇宙的主宰上帝」,无人能与祂相比,那到上帝面前敬拜时,我们这些信徒的心态应当如何呢?可以用随便、一派轻松、或是好像来参加一场派对,调剂身心的想法呢?
这就是传统礼拜设计时,每一个环节的中心思想。
以下顺序未必每间台语长老教会完全相同,但大致都有这些程序:
从会前安静心就准备进入敬拜;
殿乐(序乐)更是提醒礼拜已经开始,必须肃静,并且帮助信徒安静心;
宣召,是直接宣读上帝的话(圣经);
会众唱圣诗;
信仰告白(使徒信经、尼西亚信经等)﹔
启应,司会启,会众应答,用圣经的话语来进行;
再唱圣诗,紧扣主日的讲道内容;
祷告;
诗班献诗;
牧师祷告完再讲道;
讲道完会众唱圣诗回应今天的讲道;
并且以奉献来回应神、感谢神,唱奉献诗歌;
教会消息报告、肢体关心;
最后颂荣(歌颂上帝的荣耀)、牧师祝祷、默祷闭会。
(所有的会众唱圣诗与诗班献诗,都属于用诗歌来敬拜上帝的范畴)
这整个礼拜仪式通通围绕一个重点,就是「荣耀上帝、敬拜上帝」,中心思想就是「至高上帝」。
这样的礼拜好玩有趣吗?心情很high吗?以尽情发泄为主吗?
相信各位已经发现,上述那些「人要爽」的需求,通通不在礼拜程序设计的考虑当中,因为,礼拜的主体根本不是人,是「上帝」。
也因此,从本文开始直到现在都在强调一个重点,敬拜神(或是礼拜)到底是「神本思想」,还是「人本思想」才符合圣经。
传统礼拜的每一个步骤、程序,通通都是在「敬拜上帝」,而且是以「恭敬、敬畏、严肃」的态度在进行,人在礼拜中主要是去敬拜上帝,而不是要去满足个人。在礼拜中,上帝才是最重要的,正确的敬拜上帝才是最重要的。这是传统敬拜的核心思想。
当然,这不是说礼拜中人都不能有任何情绪上感动,像是流泪、哭泣、欢乐,
但我们会发现传统礼拜中的情绪感动,和敬拜赞美礼拜中的情绪感动,二者是截然不同的。
(二) 敬拜赞美模式的礼拜:
而「敬拜赞美」的神学观是什么呢?
现今「敬拜赞美」礼拜的神学观念,不再是「上帝至高」的观念,反而是「人子耶稣」的神学观念-------耶稣和我平起平坐,是我麻吉。
因此,礼拜不再是「庄严神圣」,而是「庆典」。
在庆典里,本来就是大家平起平坐,没有谁比较大。
有位属灵的前辈这样分享:
假使我们留意各种原始民族的聚会方式,我们就会发现「严肃场合」时,一定尽量采取「仰望」模式------当巫师、村长讲话时,大家要尽量仰望、无声、安静心、、、。当然,讲话者不一样会站在比较高的位置,但整个气氛,就是有「高低之分」。但是「庆典场合」时,一定会采取「平起平坐」模式,即使是巫师、村长讲话,也都是和大家平起平坐、一起跳舞唱歌狂欢。这时,高低之分是不存在的。难怪有其他人就严厉提出:「教会礼拜里,圣父不见了」的观念。
「敬拜赞美」模式礼拜几乎已经不需多做解释,因为根据笔者观察,台湾大大小小的教会,不论宗派(天主教不计算在内),几乎都朝著这个潮流迈进,因此大家的形式几乎都大同小异。但基于清楚说明的理由,笔者分成几个重要的部分进行解说,好让大家更清楚明白。
首先,要能使用「敬拜赞美」模式的礼拜,几乎有几项不可或缺的因素,必须组织在一起,才能顺利运作:
1.软体部分:
(1)人员:包括主领、伴唱、乐手(基本配置包含:电子(钢)琴、贝斯、电吉他、爵士鼓)、幕后音控工程人员、字幕PPT操作人员等。
(2)乐曲:每周必须固定使用相当多的时间练团、整合各种乐器与歌手间的默契。
(3)选曲:主领必须在练团前将曲子(五至八首不等),先行选出,再将乐谱(最好有音乐CD档案)交给乐手、伴唱及字幕人员。举例来说,假使是较大型的教会,一般而言假如下周由A敬拜团服事,那么A团的主领可能必须在本周主日就将所有下周预备的曲目相关资料备妥,交给所有团员,回去进行自我训练,然后在周间至少选定一天花几小时来进行所有成员得的配搭。若遇到比较困难的曲目,甚至担任乐手和主领的,还可能要事先进行演练一次,再进行团体整合,这常常是少不了的。
(4)乐曲处理:由于现代诗歌通常都以短歌为主,因此每首曲子要唱几次,副歌进几次,尾段几次,主领的手势所代表的意义;或是歌曲的调性,例如两首C大调的歌如何衔接下一首D大调的歌,中间穿插祷告还是问安等;再来是快歌慢歌的选择与使用时机,如何顺畅的衔接;最后是每一首曲子乐手如何和谐的配搭演奏出来,曲风走向如何……等等,这些常常都要预先准备,这是笔者所知道最基本的条件。
2.硬体部分:
(1)电子乐器部分:电子(钢)琴的选择、电吉他、贝斯、效果器,传统爵士鼓还是电子鼓。
(2)音控设备:这关系到所有乐器、麦克风音质音,人声与乐器声音要分音轨量输出的关键,因此要如何选用操作,必须相当专业。
(3)扩大机(音响)设备:有好的乐器、音控设备,如果没有好的音响喇叭,那保证所有的声音输出后,再经由扩大机放出来,都会「胡」在一起;或是扩大机角度调整错误,造成回受,而产生尖锐或是高低频的噪音,都将成为「敬拜赞美」中最大的干扰与败笔。
(4)字幕部分:目前使用最多的就是微软公司的PPT简报软体,制作好的投影片和字幕只要搭配投影机,投影在布幕上便可使用。但先决条件是,布幕和投影机的摆放位置会不会影响台上敬拜团、布幕够不够大取决于会场大小、或是高度不够使的会众「看不到」,又或是投影机的「流明度」太低,造成字幕在光线下不清楚,影响视觉观看效果,这些都必须在选购时便考量在内。
以上只是「敬拜赞美」的歌曲在表现上,要进行流畅的需求下最「基本」的要求。
各位不妨这样想,一个这样编制的「敬拜团」与相关设备,需要多少「资源」?基本上,钱、设备还是简单解决的部分,真正困难的,其实是人员的素质和培养。一般而言,教会一般的司琴琴手要进入「敬拜团」服事,要和其他乐器配搭,要练习看简谱,要听命于主领的指挥,要随机应变,为了配合还可能临时要「升、降Key」、「要临时插入未练习过的诗歌」,只因为牧师突然的感动、、、。
这些能力和训练要花很多时间与心力,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看到的。
我们都晓得,乐团配置越大,要达到的和谐度与精准度的要求就越难,这需要长期的磨合和团练,有十足的默契才可以达成;
再者,主领的准备也不是随便就可以上台的,要能祷告、带动全场气氛、还要负责歌曲转换时机,自己还要唱,简直就是整团的灵魂人物;
而伴唱者的角色也不轻松,因为如果会众对于新歌比较不熟,伴唱就要卖力的唱,自然伴唱者的歌唱素质就不能太差、拍子要准确、音准要够、不能太突出、和声要到位、有时还要有肢体动作、舞蹈等。
凡此总总都配合起来,再加上幕后音控人员灵敏的耳朵,把声音控制输出调整到最佳状态;
最后配合字幕人员流畅的将每首歌的顺序及反复、副歌、次数,换曲时机都拿捏准确;
才能造就出一场「完美无比的敬拜赞美」礼拜。
只要其中有个环节出错,都将对整场「敬拜赞美」造成无比的突兀与干扰,「效果」、「感动度」都势必大打折扣。
以上非常巨细靡遗的说明,只是要呈现一个事实就是,「敬拜赞美」基本上就是一场「几乎要专业等级或演唱会等级的礼拜演唱会」。
不管大家同不同意,事实上就是如此!
因为笔者之前所担任的,就是大型灵恩派教会的乐手服事。
各位如果有与大型教会的「敬拜赞美团」交流过、或是参加过「万国敬拜赞美特会」、「赞美之泉特会」等其他大型特会,几乎都会发现我举的例子一点都不夸张,甚至有些还要配合灯光,以营造更好的「气氛」。
问题是,有哪些教会的能力可以做到这样的水准?
我敢说,只有大型教会教会可以,而且几乎都是台湾大型的灵恩派教会,会众人数至少在五百人以上才有可能办到!因为光是乐手的培养就已经是难度最高的了!
怎么办呢?有些教会牧师就会说,我们不求做到这样的程度啊、我们有多少做多少啊、上帝是看人愿做的心啊、我们先求有再求好啊、、、、,这些我都同意,但是我们还是必须回到一个最现实的层面--------要是无法达到一个「顺畅的程度」,这样使用「敬拜赞美」的意义何在?
东凑西凑、音响也不好,乐团也出错连连、伴唱主领都不够专业,这样不会大大「干扰礼拜」吗?会不会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三)小结:
「传统礼拜」与「敬拜赞美」是两种截然不同神学观底下的产物,一个是「上帝至高」的敬拜模式;另一个则是「欢乐节庆」的敬拜模式。
问题是,翻开圣经,圣经里每次献祭前、每次严肃会、每次去圣殿,都要先唱唱跳跳的?
新约里,耶稣基督或使徒有哪一次在讲道前要先唱唱跳跳一下?没有!一次都没有!
说穿了,「敬拜赞美」根本不是圣经中敬拜神的「常态」。
我们不否认在节庆时可以用这样的欢庆方式表达我们对上的的感恩,但是曾几何时,每场礼拜居然每次都在「节庆、欢庆」?这是什么观念?
再提醒一次-------每次!
这样对吗?
不配
注:
1.本系列文章多处引用与参考小小羊弟兄与思佳姊妹文章,出处繁多,均为园地已有文章,不再一一列举
分類:教会流行观念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