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巡之歌----从宫泽贤治的银河铁道之夜谈起---我这基督徒的杂感(二)

二、美感
三、被美化的死亡




二、美感
死亡,是很多艺术作品很重要的主题,也是人生很重要的主题。
每个人、每种宗教,对于死亡,都有其信念。
这里面,我要特别讲『美感』的部份。


对于死亡的美感,可以在生前、可以在丧礼中、可以是对死后的信念。
华人区的死亡,坦白说,
不管是死亡观念对现世生活态度的影响、丧礼的进行、对死后的相关观念,
都丑到无比!


一个人对死亡的看法与信念,会影响他在现实生活中的人生观与态度。
一个人还不用实际进入死亡,他的死亡信念,就已经会影响他如何存活了。
日本人治台时期,他们研究台湾人,
归纳出『台湾人贪生怕死、爱钱爱面子』的结论。
坦白说,这样的评论,这么多年来,恐怕也没多大改变。
当一个人很怕死亡,那么,贪生怕死,就几乎会变成必然的现世人生观。
相反的,日本人对死亡的看法比较没那么负面,甚至还相当程度积极正面,
这也会导致他们产生不怕死的人生观,甚至到病态的不怕死人生观。
好的层面来讲,他们在现世,就比较没那么贪生怕死;
坏的层面来讲,当然就是动辄切腹自杀的态度、以死来作战的神风特攻队。
坦白说,那种贪生怕死的现世人生观,真的是丑陋无比,
甚至可以做出大量无格、出卖良心、或是丧失分寸的事,
只求生存,甚至以此来求财。
相形之下,不怕死的人生观,比较能使人产生勇敢持守信念、困苦度日的人生观。
这种人生观,美多了!


以丧礼而言,近年来,台湾有些殡葬业水准大幅提升,
丧礼本身,有时候,已经少掉很多脏乱丑陋感。
但是,依然有不少,仍然停留在台湾传统的吵、闹、脏、乱中。
但是,假使我们多看一些日本的丧礼,
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丧礼,不是哭天喊地、脏乱丑陋,
而是哀伤中,有美感地在进行仪式。


美是什么?
有一个画面,大意是这样:
一场惨烈的战役刚结束,一堆房屋被焚毁。
在那仍冒著烟的焚毁屋舍前的地上,
茶道大师跪坐,凝视战乱破败的景况,庄严地静静啜饮手中的茶。


坦白说,对功利主义的台湾人而言,这是很不可思议的,不是吗?
赶紧收拾善后都还来不及,哪有闲工夫去干这种毫无意义的事?


马偕博士来台传教时,他就曾感叹台湾人不懂得欣赏美。
就算面对每天的日出、日落、云彩,也没有人会去欣赏。
他带领那群学生、布道团成员到处去布道时,
常常教导他们欣赏上帝所创造世界的美丽,然后对上帝发出感谢。


上帝所造,处处皆美。
美的欣赏,是上帝安装在人心中的程式。
不用身为基督徒,就可以有这种普遍恩惠的能力。
但是,身为基督徒,我们又有多少欣赏美的能力?
缺乏,或是不良的欣赏美的能力,又怎能体会上帝所掌管的世界之美?
没有良好的美的欣赏能力,我们怎能产生出好的基督徒艺术家?
没有良好的美的欣赏能力,我们又怎能欣赏好的艺术作品,并从中发出对上帝掌管的美丽世界的感动?






三、被美化的死亡
美感是好的,是上帝赐予的普遍恩惠,不管你信什么宗教、信不信耶稣,
都可以有好的美感。
只要是人类,就会喜欢『美』,只是程度差异而已。
可是,死亡呢?
正常情形下,没有人喜欢死亡了。
人的本性,对死亡是恐惧的。
毕竟,伴随死亡的,是令人不舒服的东西:
尸体、腐烂、恶臭、变丑、不再醒来、无法说话、、、、、。
圣经讲得很清楚--------怕死、不喜欢死亡,是人类正常反应。
事实上,『死』和『罪』是彼此相连的,
没有罪,就没有死。
当上帝创造初始的伊甸园,始祖亚当尚未犯罪之前,死亡是不存在的。
不仅是人类不会死而已,连一切动物也都不会死。
然而,当罪入了世界之后,死就临到所有的人,
连其他生物都被波及,也开始会死。
因著罪,人开始会死,也开始会怕死、畏惧死亡、不喜欢死亡。
这是人的本性。


但有趣的地方来了--------------假使把死亡美化呢?
当令人不愉快的丑恶的死亡,被美化成为美丽的死亡之后,
这时,死亡还会那么令人恐惧、令人厌恶吗?
死亡成为一种美丽的事物了。
就算还是不喜欢死亡,
起码,不会那么怕死亡、或认为死亡就是另一个恐惧的开始,不是吗?
而这些『美化死亡』的做法,几乎都伴随一种很重要的态度---------
没有死后的审判,没有永远受苦的地狱。
就算认为有,也不会认为这与我们自己、我们亲人有关,只和那些大坏蛋有关。


就积极面而言,
假使死亡是美丽的、死后没有审判与地狱、死后都要去美丽的地方,
那么,勇敢赴死,就成为合理选项了。
伊斯兰教圣战士敢当人肉炸弹,原因很多,
其中一个,就是信仰内容告诉他们-----
为圣战而死,死后一定上天堂,而天堂里你会有四个美女相伴。


就消极面而言,
假使死亡是美丽的、死后没有审判与地狱、死后都要去美丽的地方,
那么,就算没去当勇敢的神风特攻队、圣战士的人肉炸弹,
起码不用怕死亡,
因为,死了之后,会去美丽的地方、或是成为美丽的事物。
故事『银河铁道之夜』里,人死了就会到天上美丽的银河去;
歌曲『千风之歌』里,人死之后会化成美丽的风、美丽的阳光、美丽的雪、、;
电影『送行者』里,入殓师为亡者画出美丽的妆,一切动作就像舞蹈一样美,
不再让人感到死亡的恐惧;
『中国文人』一直强调气节,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之类的诗文一大堆,
死亡成为一种实践正气的方式。


这种美化死亡的方式里面,不管什么宗教、什么信仰,
大量都是『没有审判、没有地狱』观念的,
即使有,也都是『我会进天堂,不会下地狱』(下地狱的不会是我)。


美感是好的,死亡是不好的。
然而,正因为有死亡的可怕存在,
所以,人必须认真面对死后世界的问题----
死了之后,我们要去哪里?


只要认真考虑死后世界的问题,
就不可能不面对这两个紧接而来的问题:
1. 有没有地狱?
2. 有没有审判?(因为,假使有地狱,那么,谁来决定?根据什么来决定谁下地狱?)


认为死后有美丽的世界,这种观念,几乎人人都有,
不管称之为天堂、称之为西方极乐世界、变成风和阳光都一样。
但是,死后有没有地狱,却是很多人避而不谈,甚至刻意去除的。
银河铁道之夜假使加进地狱观念,那这个童话故事还会那么美吗?
千风之歌假使加入地狱观念,那这首歌还会那么动人吗?
文天祥假使知道不信耶稣死后会下地狱,那么他还会那么正气凛然勇敢赴死吗?


这些,其实都是『没有地狱』(或与我无关)的『因死称义』死亡观------
人只要死了,就成为义人,可以上天堂。
问题是,这是严重违反圣经的。
因为上帝告诉我们,是『因信称义』,不是『因死称义』----------
有罪、有地狱、有审判、必须认罪悔改、必须信耶稣。
因信称义告诉我们,
银河铁道之夜里为救人而死的朋友,虽然伟大,但依然是罪人,死后只能下地狱;
千风之歌中过世的人,依然是罪人,死了无法变风变雨,死了只能下地狱;
文天祥虽然伟大,浩然正气,但依然是罪人,死了只能下地狱。
除非认罪悔改,除非信耶稣,否则,都只能下地狱,上不了天堂。
各种美丽想像,各种正气凛然,
一但加入因信称义、罪与十字架的观念,
马上就像看似光明的天使被戳破假象一样,
真正面目是带人下地狱的美丽包装而已。
包装不管多美丽动人,假使里面是毒药,依然是救不了人的。


美化的死亡,会让我们丧失对死亡的戒心,
而那戒心与恐惧,是上帝要我们有的,
因为这样,我们才能透过怕死,进而寻求进入永生的途径。
但是,一旦过度美化死亡,
这时,那些美化,和毒品所造成的短暂的麻醉与美好的感觉,没有太大差别,
至终都是害死人的毒药。


身为基督徒,我们要培养自己欣赏美的能力,
因此,各种美的作品,我们都可以欣赏并享受。
但是,美感与欣赏之余,
不要忘了,凡事要回到圣经来,用圣经来检验万事万物。
不合圣经之处,不要当真理吸收进去。


可是,身为基督徒,美感与欣赏过了头,
结果在追思礼拜时,一大堆诗班在使用『千风之歌』,
这样怎会正确?
连不合圣经的东西都不知道,在献什么诗?
欣赏寺院是一回事,研究佛经也很好,
问题是,把这类东西拿来礼拜时当正确观念用,可以这样吗?
圣经哪里告诉你人死之后化为风、化为雨的?
圣经哪里告诉你人死之后继续在你身边陪伴你的?
只要好听,就可以拿来教会用?
只要美丽,就可以拿来敬拜上帝没关系?
当我们的美感与欣赏,已经逾越份际时,
这表示我们已经让自己被堕落感性牵引,不是被上帝圣化的感性指引的了。
人是『全然的堕落』的,
一切理性、感性、良心、道德、美感、、、通通都被罪污染了。
当圣灵重生之后,我们才能回复真正属神的理性、感性、、、、。
这时,我们要靠圣灵的帮助,随时检验一切理性与感性,
不合圣经的,就不要被牵著鼻子走。










小小羊




分類:社会流行观念的偏差 

也可以看看

{{ total }} 则评论

没有评论

到主站發表留言(不支援手機)